下图为中国沿1100E经线日平均气温连续>100C的积温曲线图。图中长江与渭河之间地区积温曲线呈波状起伏的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 B.纬度因素 |
C.海陆分布 | D.洋流影响 |
图中甲地所处的温度带与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热带──可可豆、水稻 | B.亚热带──水稻、油菜 |
C.暖温带──谷子、棉花 | D.中温带──小麦、甜菜 |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题。
城镇 |
教育设施水平 |
星级酒店 |
汽车交易市场 |
大型综合超市 |
地铁里程 |
甲 |
高中2所 |
0个 |
0个 |
2个 |
0公里 |
乙 |
国家重点大学26所 |
160个 |
58个 |
318个 |
440公里 |
丙 |
一般大学2所 |
4个 |
1个 |
16个 |
0公里 |
丁 |
国家重点大学4所 |
72个 |
33个 |
274个 |
236公里 |
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丁丙甲
读“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题。
具体地区 |
年生产量(万吨) |
可载人口量 |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长江中下游 |
88 600 |
22 000 |
395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题: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黄土桥 | B.海蚀桥 |
C.喀斯特溶蚀桥 | D.风蚀桥 |
塑造图中④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A.流水 | B.风力 |
C.冰川 | D.海浪 |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题。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 000米 | B.2 000米 |
C.3 000米 | D.4 000米 |
下图所示地区可能发生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题。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 B.火山、地震频发 |
C.荒漠化日趋严重 | D.臭氧层空洞扩大 |
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 B.全球变暖 |
C.海水膨胀 | D.地面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