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以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42- |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为了除去C02中的02、S02、H20(g)等杂质,可用①NaHC03饱和溶液②浓硫酸③加热的铜网,通过以上试剂顺序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 )
A.②③① | B.③②① | C.②①③ | D.①②③ |
下列各项操作中,能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 )
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
B.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 |
C.向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NH3 |
D.向CaCl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
B.称NaOH固定质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进行称量 |
C.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
D.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
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然后分别滴加指示剂酚酞试液,再用同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至完全反应后,所需溶液的体积()
A.甲=丙>乙 | B.丙>乙>甲 | C.乙>丙>甲 | D.甲=乙=丙 |
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溶于l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