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了正确分析,其主要依据是
A.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C.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 D.党的任务的制定 |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开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C.中共八大的召开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
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官僚资本 | 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
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之所以短暂,其内在因素是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②列强卷土重来
③资金短缺④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