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
A.夏朝 | B.商朝 |
C.周朝 | D.秦朝 |
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政策,注重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收入 |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稳定 |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寿彝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
A.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南北联系和经济交流 |
B.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 |
C.南方爆发农民起义需要派军队镇压 |
D.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需要开辟沟通南北的河道 |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段材料表明汉初“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 B.社会动荡不安 |
C.经济破坏严重 | D.封建统治不稳 |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开始运用于农业生产在同一朝代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大家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有这样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实质是( )
A.封建自然经济 |
B.发展家庭手工业 |
C.耕地织布出售产品 |
D.重农抑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