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生活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98%。
材料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2007年5月太湖蓝藻集中暴发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太湖不少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导致无锡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循环经济”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贯彻了“节约资源”的理念,请举两个事例。
(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目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让这部写满人民权利的法律根植于人们心中,并成为自身权益的最大“靠山”。
(1)简述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有人认为,只要每个公民都树立遵守法律的法治观念,我国的法治建设就能有序推进。
(2)请你运用九年级有关法律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实践探究题:【参与活动增进情感】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45年9月2日9时许,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者,与所有同盟国一起,将邪恶势力终结,为人类赢得持久和平。我国将采取多种形式,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1)请你帮助策划一种活动方案并说一说活动注意事项。
(2)举办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宣传伟大的抗战精神。宣传抗战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抗战精神?
实践探究题:【展望未来全面发展】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14年11月1日 |
材料二:在北京举行的“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指出,要紧密结合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成果,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在法治体系中的至上地位和最高权威,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现实意义;要紧密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认识宪法同国家的未来方向和发展目标紧密相连,深刻认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重大意义和重大责任。
(1)为什么要制定反间谍法?
(2)反间谍法与宪法有什么联系?请你做简要介绍。
(3)“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请解释说明。
(4)在首个国家宪法日里,我们可以向师生发出什么倡议?
分析说明题:【承担责任建设家乡】
2014年,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文化、旅游、生态、科技等方面的融合发展,皖南地域文化更加彰显,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这对皖南地区来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机遇。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安徽省近年来不断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随着皖江、皖北、大别山片区和皖南四大区域相继跻身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覆盖。
(1)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何现实意义?
(2)如何才能抓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
(3)青少年应该如何抓住发展机遇?
简答题:【关心社会提高认识】
小华始终关心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大事,下面是他选取的两条热点新闻:
新闻一: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数据显示,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
(1)设立国家“扶贫日”依据的国情是什么?
(2)为什么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
新闻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3)“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有何有利条件?
(4)“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有何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