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 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
|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
| A.纠正“文革”错误 |
| 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
|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
| D.落实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
新中国从1956年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其间充满曲折,下列哪些活动显露了党在经济工作中犯了“左”倾错误( )
①中共八大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五”计划时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最大的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轻工业 |
|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
下列是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1952年国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
| C.到1956年没有完全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
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