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的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孙文的“三把利剑” (见右图)。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儿完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理论,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
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三把利剑”虽然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
的侵略,但能够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
的土地问题
D.“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