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铜合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l 、+2。已知Cu2O与稀硫酸反应,有红色金属析出且溶液呈蓝色。现向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 L 0.6 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3)若混合物中含0.1 mol Cu,将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至少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       
(4)若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n的取值范围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共12分)
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缓缓地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体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40 mL HCl
40 mLNH3
产生白烟
2
40 mL Cl2
10mL 水
剩余气体为20mL
3
30 mL NO
15 mL O2

4
20 mL AlCl3溶液
10 mL 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

41.如果实验1甲针筒内改装30 mL Cl2 ,乙针筒内仍为40 mLNH3,实验时,甲针筒内也有白烟产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2.由实验2可知,常温常压下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43.实验3 反应后甲针筒内气体的体积为
44.实验4中,AlCl3溶液浓度为0.1mol/L,如果最后白色沉淀全部消失,则NaOH溶液浓度至少为 mol/L。
45.将上述装置做以下改进:在甲、乙针筒之间连接一段硬质玻璃管,如下图。在A处装一种浅黄色的粉末,乙针筒内是一种常见的气体,甲针筒无气体。将乙针筒内气体压入甲针筒内,发现气体体积是原来的一半。A处的物质是 ,甲针筒内的气体为

46.有学生用上述改进后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加热用酒精灯未画出)。乙针筒内装有50 mL空气。实验时,用酒精灯对A处物质进行加热,经反复慢慢推拉两针筒的活塞,反应完毕,恢复至室温,测得剩余气体为40.5mL。
(1)A处的物质是 (选填编号)。
a.碳粉 b.二氧化锰 c.铜粉 d.氧化铜
(2)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则该实验的相对误差为

(本题共12分)下表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1.2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
某同学设计用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制取硝酸钾的实验,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36、在①和②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关键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晶体中,______(填“A”或“C”)应为硝酸钾晶体。
37、在①的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粗产品中可能含有杂质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其中一种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为了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下列溶剂可用作洗涤剂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热水 b.冰水 c.95%的酒精 d.四氯化碳
40、如取34.0g硝酸钠和29.8g氯化钾,加入70g水,在100℃蒸发掉50g水,维持该温度,过滤,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8分)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Q
32、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3、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Q________(填“>”、“=”或“<”)0;
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4、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加压
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 f.分离出甲醇
35.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改善上述合成甲醇的条件一直是研究课题。现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 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 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 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8分)铁盐、亚铁盐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28、若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稀硝酸,可以看到溶液逐渐变黄。为检验最后溶液中是否还有亚铁离子剩余,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已酸化的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向FeSO4溶液中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滴加H2O2,溶液变红,继续滴加H2O2,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呈红色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已知:11H2O2+2SCN→2SO42—+2CO2↑+ N2↑+10H2O +2H+
若生成1mol N2,H2O2和SCN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是mol。
30、由以上实验,推断Fe2+、S2—和SCN的还原性强弱(按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31、向FeCl3溶液中加入KOH溶液至过量,微热,再通入Cl2,可观察到溶液呈紫色(高铁酸钾:K2FeO4)。写出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

(本题共8分)
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J






R

M的气态原子逐个失去1~ 4个电子所需能量(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I1
I2
I3
I4
……
电离能(kJ/mol)
578
1817
2745
11578
……

23、M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4、J和氢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分子成直线型的,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
25、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6、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2 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 K时放出热量215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7、能源材料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C60、Si60、N60都属于新型化合物
b. C60、Si60、N60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已知N60结构与C60相似,由于N-N键能小于N≡N,故N60的稳定性弱于N2
d. 已知金刚石中C-C键长154pm,C60中C-C键长145~140pm,故C60熔点高于金刚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