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山 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主要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绝句二首(北宋)关澥
其一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
其二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竿春睡酣。为报邻鸡莫惊起,且容残梦到江南。
注:①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②朝参:这里指早朝参见皇帝。
第一首诗中“缲车鸣处楝花风”一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
两首诗都写到“梦”,但又有所不同,试结合原诗内容分析各自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李煜,公元961年继位,史称南唐后主,他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
在词的上片,作者是如何写出被幽禁之人的孤独与寂寞的?
这首词特别是后世词家称道的是它对“愁”的描写,在词人的另一首词《虞美人》中也写到了“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分析作者在这两首词中描写“愁”的异同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 ①夷犹:犹豫迟疑。②看看:即将。③面: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
简要分析“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的妙处。
这首词与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主旨是否相同?请概括表述。

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夏日客中初夏
寇准司马光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日暮长廊闻燕语,清寒微雨麦秋时。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