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山 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主要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注] ①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年),当时词人正闲居于带湖之滨。②“酿成”三句: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这首词的上下片写的各是什么生活情景?请予以归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全词和辛弃疾的生平遭遇,谈谈对“闲去闲来几度”中的“闲”字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8分)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颔联进行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联哪个字概括出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许浑(?—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
诗歌的第二联为传诵千古的名句,你认为该联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
诗歌起句“一上高城万里愁”,请结合诗歌分析作者有哪些“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小题。
早 寒 有 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①“迷津”句:《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的故事。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这里是慨叹诗人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②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也称江为海。
(1)简析首联是如何表现“早寒”的。
答:
(2)试分析本诗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自唐安徙家来和义①出城迎之马上作
陆游
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
岂惟人所怜,顾影每自嘲,眼看佳山水,不得结把茅②。
造物困豪杰,如视饿虎哮,要令出精神,感激使叫呶③。
颇思投笔去,走马盘云旓④。三更冒急雪,大战梁楚郊。
①和义:和义郡,宋时荣州别称,今四川荣县。陆游中年时期曾辗转任职于南郑、成都、嘉州、荣州等地,宋朝淳熙元年(1174年)冬月初至次年初摄知荣州。②结茅:建造简陋的屋舍。③叫呶:喧哗叫闹。④云旓,泛指旌旗。
(1)这首诗歌的体裁是___________。
(2)诗歌前四句使用了比喻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