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儿真好
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远处的小鹿啊,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1. 用“——”画出小岛以前的样子。
2. 用“——”画出小岛现在的样子。
3. 小熊用什么方法找到了朋友?
珍珠雨
“下雨了!下雨了!”
小鸟扇着潮湿的风,飞过河岸和水塘,飞过绿色的稻田,飞过草滩,飞到村后的树林里去了。它向朋友们报告下雨的喜悦,报告一个快乐的节日。
淡蓝色的,温暖的夏雨啊,紧跟着小鸟的飞翔,布幕一样,笼罩了河面和水塘,笼罩了田野,笼罩了我们的山村和村后的树林。
一片雨的歌唱。万物都在倾听……
现在,“雨停了!雨停了!”
小鸟扇着雨后的阳光,从一道彩虹里飞出来。
天多明净,遍地阳光。珍珠般的雨点,一颗一颗,挂在草叶上,挂在花瓣上,挂在柳条上,挂在一匹刚从雨里撒欢回来的小红马身上,挂在房檐口上……哦,下了一场太阳雨,下了一场珍珠雨啊!
蜜蜂说,金盏花、牛眼菊、山玉兰们更香了。
小马驹、小牛犊和小山羊说,奶浆草、狗尾巴草、三叶草们更嫩了。
草莓说:“还有我,更甜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潮湿( )喜悦( )温暖( )
2.给加粗字注音。
扇着( )扇贝( )撒欢( )撒落(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大雨一( )骏马一( )雨点
一( )彩虹一( )金盏花一( )海洋
4.文中多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用“_____”线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1.写出描写“绿”的词语。
如:嫩绿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1)奶奶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买的手机不见了,妈妈急得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我激动得____________________。
3.“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是雨后的景色,请仿照课文句子,写出雪后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捡回来的创意
虽说悉尼歌剧院建成的年代并不久远,它却像埃及金字塔一样闻名于世。一提起悉尼,那贝壳形的歌剧院在海水映衬下闪闪发光的美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环形海湾碧绿的海水和宁静的草地之间,三面临海,人们又称它为海中歌剧院。它造型独特,外观美丽,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再仔细一看,更像________________。
你可能并不知道,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竟是一位年轻的丹麦人设计的。你也许更没有想到,设计师乌特松的灵感居然源于一只普普通通的橘子。一天,乌特松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只剥好的一瓣一瓣散开的橘子,猛然间突发奇想:歌剧院的屋顶是不是也能设计成这么别致的形状呢?于是,他把自己独特的创意画成了设计草图。
当时,很多专家对乌特松的设计嗤之以鼻,认为这个设计简直是天方夜谭,完全不合常规。有人甚至把乌特松的设计丢进了废纸堆。幸亏美国建筑师萨里宁把草图捡了回来,并且竭力支持乌特松的设计方案。于是,悉尼才有了这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
1.在文中第1、3节中找到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
2.照样子写词语。
(1)闪闪发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普普通通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4小节中的两个词语的意思。
(1)幸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在《悉尼歌剧院》中学到的句子填在第2节中。
5.回答问题。
乌特松独特的创意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zhào)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luò)驼(tuo),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画了起来。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mián)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fú)的群山里走着,若(ruò)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禁不住( )禁止( )数不尽()尽管()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果然( )禁不住( )称赞( )数不尽( )
3.若:①要是;②你;③好像。“若隐若现”中“若”的意思是( )。(填序号)
“若隐若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
4.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了画师的一番话后,顿时恍然大悟,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豹(bào)问路
有一天,地主少爷王豹到五十里以外的朋友家吃酒。他锦衣华服,趾高气扬,扬鞭催(cuī)马在大道上飞驰。
跑着跑着,他抬头一看,已经到了三岔(chà)路口,不知该走哪一条路。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个老人。王豹骑在马上大声问道:“喂!”他这一声大喝,把老人吓了一跳。而后他又大声问道:“我问你,到朱公子家怎么走?”
老人看了王豹一眼,没理睬,继续走他的路。
王豹横马挡住去路,又大声说:“老头子,我在问你路!”
老人答道:“我在赶路,没工夫回答你。”
王豹不解地问:“你有什么事这么忙?”
老人说:“前村马下驴,我去看希奇。”
王豹诧异地问道:“未听说过马能下驴,它为什么不下马呢?”
老人向他瞪了一眼说道:“( )是不懂事的畜生,( )我不好问他为什么不下马。”
老人说完扬长而去,王豹只得愣在那里翻白眼。
1.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词语 |
选哪个解释条 |
|
扬鞭催马 |
(1)高举 |
|
扬长而去 |
(2)往上升 (3)大模大样 |
|
趾高气扬 |
2.照样子写词语。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锦衣华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老人说完扬长而去,王豹只得愣在那里翻白眼,他终于听明白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