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互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五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红楼梦》中贾探春远嫁海外,一去不归,册子中对她命运的判词就是“湘江水逝楚云飞”。
C.《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D.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这部作品被看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E.《明天》和《祝福》都是鲁迅着力反映旧时代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呐喊》中的这两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妇女孤立无助而令人震悚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对下列概念进行两次筛选,每次要选出一个不同类的来。

A.辛弃疾 B.王勃 C.杜牧 D.白居易 E.陆游

第一次筛选__________第二次筛选__________

找出下面各组中与例子同类的一项:()
①《雨霖铃》《如梦令》《扬州慢》
A.《凉州词》 B.《忆江南》 C.《秋浦歌》 D.《敕勒歌》
②《卖炭翁》《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A.《伐檀》 B.《涉江》 C.《硕鼠》 D.《石壕吏》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答: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 点和不同点,选出判断不正确的项()

A.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慨作者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
B.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志”来反衬作者自己的“失意”。
C.两词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D.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

下面是对一些作品运用典故的分析,其中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屈原在《涉江》中用了“伍子逢殃”,“比干菹醢”的典故,用意在指出历来的贤臣都 不容于君王,因此自己只好避居山林,行吟江畔。
B.《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赞颂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意在抒 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有关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典故是借赞 扬刘裕成就北伐大业以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达作者恢复中原的决心。
D.姜夔《扬州慢》中用了“黍离”这个典故,是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选出译文正确的一句()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祖国江山,千秋依旧,可是英雄们再也寻找不到孙仲谋的住处了。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牧英俊潇洒,就算他今天重到扬州,也定会感到吃惊。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想当年,刘裕率领强大的军队,英勇北伐,那威势如同猛虎下山。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有谁会问,廉颇死了,我们还能吃饭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