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
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谨为长流参军引:举荐
B.请阙披露腹心诣:到……去
C.密访于谨访 咨询
D.蒙丞相殊眷夙:早上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于谨 “勇毅”的一组是  (     )      
①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          ②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
③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          ④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⑤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          ⑥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
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
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
(2)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
(3)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答题。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 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 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诧(chà,夸耀)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候,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 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欢。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名由此显,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 :“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直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僭:侮蔑
B.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望:埋怨
C.即欲以诧鄙县鄙:边远的地区
D.其后安国坐法抵罪坐:触犯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
B.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
C.甲曰:“然即溺之”。
D.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灰独不复然乎——死灰难道不再燃烧了吗?
B.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田甲不任官职,我就灭掉你的家庭。
C.智足以当世取合——才智足够在政坛上适应形势。
D.唯天子以为国器——希望天子让他担任国家重要职务。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说明韩安国才略的一组是()
①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②何梁王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
③死灰独不复然乎④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⑤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孝王和景帝是同胞兄弟,由于倍受窦太后喜爱,就私自设置丞相和二千石级官员并且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几乎招惹祸患。
B.由韩安国话可知,梁孝王在七国叛乱时,派军队打退叛军,为阻止叛军西进,保卫太后和皇上立下功勋。
C.韩安国明于整理,善于剖断,终于通过大长公主和太后,化解了景帝和梁孝王之间的矛盾。
D.选文中着重肯定了韩安国有谋略、有才智、为人宽厚、能力国举贤等优点,也提到了他的缺点。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杜正伦,隋仁寿中以秀才擢第,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甚为当时称美。贞观元年,尚书右丞魏征表荐正伦,以为古今难匹,遂擢授兵部员外郎。太宗谓曰:“朕今令举行能之人,非朕独私于行能者,以其能益于百姓也。以卿忠直,朕今举卿,卿宜勉称所举。”二年,拜给事中,兼知起居注。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直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六年,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咸上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因谓曰:“为君不易,为臣极难。人主亦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常能如此,朕岂虑有危亡哉!”寻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太宗谓曰:“今太子年在幼冲,知卿能敦直道,故辄辍卿于朕,以匡太子,宜知委任轻重也。”正伦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时太子承乾,好昵近群小。太宗谓正伦曰:“吾儿全无令誉,不闻爱贤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正伦数谏不纳,乃以太宗语告之。承乾抗表闻奏。太宗谓正伦曰:“何故漏泄我语?”对曰:“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
对下列四句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为古今难比得上 B.臣职当起居注掌管
C.则千载于圣德积累 D.吾儿全无令誉美好

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以秀才擢第通过科举选拔考中
B.承乾抗表闻奏抵抗君命,上表进谏
C.人主亦有逆鳞君主因臣子直谏而被触怒
D.咸上封事称旨赞扬人主的旨意

下列句子表示贬官的一项是()
①擢授兵部员外郎②拜给事中③兼知起居注④累迁中书侍郎
⑤加散骑常侍⑥行太子右庶子⑦出为谷州刺史⑧左授交州都督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⑦⑧

下面六句话分成四组,全都与杜正伦为官忠直有关的一组是()
①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 ②正伦出入两宫,参典机密
③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④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咸上封事
⑤为君不易,为臣极难⑥数谏不纳,乃以太宗语告之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所重:民、食、丧、祭。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故 师 之 教 也 不 争 轻 重 尊 卑 贫 富 而 争 于 道 其 人 苟 可 其 事 无不 可所求 尽 得 所 欲尽成 此 生 于 得 圣 人 圣 人 生 于 疾 学 不 疾 学 而 能 为 魁士 名 人 者 未之尝有也。(取材于《吕氏春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