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①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②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①杨柳枝词:唐教坊名曲,专用于咏柳。②永丰:即永丰坊,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此诗前两句描写生动形象,请概括诗人笔下柳树的特点。
第三句写“永丰西角荒园里”,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咏物抒怀,有什么样的寓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杜甫49岁,地点为成都草堂。历代评论家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诗中,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境遇的名篇。本诗却将这两种看似无法调和的情景完美地融合在“狂夫”这一形象上。请从景情关系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对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各首诗词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邦彦的《苏幕遮》有“一一风荷举”一句,炼一“举”字,将荷花重重叠叠,争相挺立,随风摇摆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动景如生。 |
B.韦庄的《菩萨蛮》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因战乱而不得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
C.温庭筠的《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以鹧鸪鸟成双成对衬托女子的孤独和相思,让读者在这一系列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的描写中,去体味女子深隐而绵密的情思。 |
D.《扬州慢》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的意思是扬州城在金兵大举南侵时变得颓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
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把“回头烟柳渐重重”一句中的“渐”改为“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两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王孙:本指贵族公子,词中指代抒情主人公的丈夫。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什么作用?
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写到了“断魂”,上面这首词也写到了“断魂”,那么,两篇作品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6分)
[正双调]水仙子
秋思张可久
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秋风昨夜愁成阵。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
(1)女主人公为何“缓歌”?请简要说明。(2分)
答: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曲子是如何表现“秋思”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