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下列与发酵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关问题:
(1)腐乳一直受人们的喜爱,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代谢类型是      ;吃腐乳时,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其实质是微生物的        ,对人体无害;各地腐乳风味迥异,在原料和菌种相同时,可通过                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
(2)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泡菜也不能急着吃,从防癌的角度考虑,应等到     时食用。
(3)人们常用化学药剂消毒法进行消毒,如碘氟擦拭伤口、氯气消毒水源;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到          ,如有人每周都会将碗筷放在开水中烧泡一段时间;实验室里使用接种室之前一般都要进行一项物理性的操作是                ,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
(4)对植物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为了选择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若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则需采用的方法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6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生物体的结构”相关的概念图.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1]是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3)结构[ ]为,是蛋白质加工和合成物质的“发送站”
(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5)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6)[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它与染色体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7)若B图细胞为洋葱表皮细胞,那么紫色的色素位于[ ]
(8)结构[ ]为,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含有少量的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2)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
实验组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每空2分)I、请利用下列材料用具,完成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有关实验。
材料用具:直径为1 cm的打孔器1个,注射器1个,蓝色玻璃纸和绿色玻璃纸若干,小烧杯4个,新鲜菠菜叶片若干,装有60 W白炽灯泡的台灯1个。
方法步骤:
(1)用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的气体,将其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1个烧杯中待用。
(2)取3个洁净的大小相同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富含CO2的清水。
(3)分别向小烧杯中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分钟后进行观察。3个烧杯内叶片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影响实验效果的无关变量主要是
II、下面a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b图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为          
(2)a图甲过程中,B在     内被消耗(答具体部位);乙过程中,A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     阶段。
(3)b图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每空1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以及
(2)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试管口需要通过酒精灯火焰,其目的是
(3)某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一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取10g该土壤加90ml无菌水制成稀释液)。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统计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21、212、256.则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4)分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包括: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样品涂布到培养基上、挑选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外植体消毒②制备MS培养基③接种④培养⑤栽培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

(6)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7)通过电泳法分离提纯蛋白质时,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
分子大小以及
(8)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式:
(9)写出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醋酸的反应简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