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在下列操作中,会使盐酸测定浓度偏大的是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②锥形瓶中盛有少量蒸馏水,再加待测液
③酸式滴定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盐酸润洗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滴定后观察碱试滴定管读数时,视线高于刻度线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④⑤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
B.O2的电子式:![]() |
C.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 |
D.能说明碳酸钙为强电解质的表达式:CaCO3(s)![]() |
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是一种水处理剂,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
B.用食醋可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
C.因花中有芳香醇因此才闻到花香 |
D.pH小于7的雨水即为酸雨 |
某温度下,CO(g) + H2O (g) CO2(g) + H2(g)的平衡常数K=1。该温度下在体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CO(g) 和 H2O (g)的起始浓度及5min时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甲 |
乙 |
|||
起始浓度 |
5min时浓度 |
起始浓度 |
5min时浓度 |
|
c(CO)/mol/L |
0.1 |
0.08 |
0.2 |
x |
c(H2O)/mol/L |
0.1 |
0.08 |
0.2 |
y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 =" y" = 0.16
B.反应开始时,乙中反应速率比甲快
C.甲中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0.004" mol/(L·min)
D.平衡时,乙中H2O的转化率是50%,c(CO)是甲中的2倍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b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铜丝 |
稀硝酸 |
c中收集到大量无色气体 |
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2 |
B |
木条 |
18.4 mol/L浓硫酸 |
木条变黑 |
浓硫酸具有酸性 |
C |
铁钉 |
饱和食盐水 |
部分水进入导管 |
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
D |
铝片 |
浓硝酸 |
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白色胶状沉淀:Al3++ 3NH3·H2O===Al(OH)3+ 3NH4+ |
B.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以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Fe3+ + 3OH—="=" Fe(OH)3↓ |
C.常温下0.1mol/L 氯化铵溶液pH=5:NH4+ +H2O ![]() |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铜溶解:Cu — 2e— ="==" C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