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 g | B.3.6 g |
C.2.7 g | D.1.8 g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
① |
② |
③ |
实验结论 |
![]() |
A |
浓盐酸 |
MnO2 |
NaBr溶液 |
氧化性Cl2>Br2 |
|
B |
浓硫酸 |
Na2SO3 |
FeCl3溶液 |
SO2具有还原性 |
|
C |
浓氨水 |
生石灰 |
AlCl3溶液 |
Al(OH)3具有两性 |
|
D |
醋酸 |
Na2CO3 |
Na2SiO3 |
非金属性:C>Si |
常温下,H3PO4与NaOH溶液反应的体系中,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a3(PO4)2难溶于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H3PO4的Ka3=10–12.2,HPO42–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6.8 |
B.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 |
C.pH=13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PO42–)>c(PO43-)>c(OH-)>c(H+) |
D.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4~5.5左右 |
ToC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s)∆H < 0,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则判断正确的是
A.To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
B.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C.若c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oC
D.ToC时,在d点加入一定量X可达到c点
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源的负极 |
B.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
C.阳极室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 H++2e-=H2↑ |
D.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7.2g(忽略气体的溶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
B.月桂烯 (![]() |
C.取卤代烃,加入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一定会产生沉淀,并根据沉淀颜色判断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
D.通常条件下,1mol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