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氏病患者体内则产生另外一种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的球蛋白等,最终引起甲状腺细胞损坏。
(1)正常人甲状腺激素(TH)的分泌受___________分泌的TSH直接调节。当血液中的TH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___________分泌相关激素。
(2)引起Grave病的抗原是___________,说明该病属于___________免疫病。这种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细胞。
(3)甲状腺细胞的损伤除了由抗体引起外,还与效应T细胞有关,由此判断桥本氏病是________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
(4)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在甲状腺、下丘脑或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增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一些蓝藻、水草、草履虫、鲤鱼、青蛙等生物。
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看来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_,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是________;
(3)在这里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________;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________;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_______。
(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型生物
Ⅰ.(1)通常用显微镜观察特定细胞结构时需要染色处理。其中,观察染色体需用进行染色。酒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Ⅱ.在能源紧缺的现状下,可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
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2)按照下表所列添加相应试剂。
试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X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0.2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0.3 |
0.3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B提取液 |
Y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检验葡萄糖的生成量,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试剂,摇匀后,进行水浴加热。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1 |
2 |
3 |
4 |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 |
【分析讨论】
①格中实验添加试剂的量X、Y分别是、。
②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但深浅不同。
③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右图表示棉花的两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化基因,T为抗虫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
(1)乙品系实现的原理是。
(2)抗虫基因的特性是因为T基因能控制合成有关的毒蛋白。T基因转录时,首先RNA聚合酶与基因的部位结合,基因的相应片段双螺旋解开,再进行有关过程。刚转录的RNA需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加工的场所是。
(3)甲和乙杂交得到F1,F1基因型有种。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只需画出I、II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
(4)棉花的纤维大多数为白色,但也存在彩色棉花。在某一个彩色棉花种群中,测得存在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个体数如下表:
总数 |
基因型、表现型及个体数 |
|||||
E+E+ (深红色) |
E+E (红色) |
E+e (浅红色) |
EE (灰色) |
Ee (浅灰色) |
ee (栗色) |
|
760 |
180 |
230 |
0 |
120 |
230 |
0 |
市场调查发现浅红色的棉花最受欢迎,现想要尽快选育出较多浅红色的棉花品种,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选育过程。
Ⅰ.下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则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条,表示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是。
Ⅱ.下图1中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名称为,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染色体组个。
(2)图1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B中的(数字)时段。
(3)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注:Aa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应是图2中的。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吸收CO2速率,得到图1所示曲线(整个过程细胞呼吸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开始阶段的0-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个。
(2)6h时CO2在细胞内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三碳酸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__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___。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填“上移”、“下移”、“不变”),原因是。
(5)若已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
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