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题组开展光照条件对旱冬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获得如下图、表的结果。图中的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消耗的CO2量来表示。分析回答:(1)从实验结果看,光照 (填“是”或“不是”)旱冬瓜种子的萌发的必要条件,处理③的结果表明把黑暗下未萌发的种子移到有光条件下, 最终的萌发情况与光照培养下差异 (填“明显”或“不明显”)。
(2)光饱和点是指当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图1显示3月龄和6月龄旱冬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分别为 、 μmol·m-2·s-1。
(3)光补偿点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所处于的光照强度。已知3月龄和6月龄旱冬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2μmol·m-2·s-1、21μmol·m-2·s-1,从3月龄苗和6月龄苗的光合曲线来看, 旱冬瓜 月龄幼苗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
(4)晴天旱冬瓜幼苗最高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在上午9点,从9点到13点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阴雨天与晴天相比,光合速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__________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__________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4)另一个科研小组利用相同技术进行同样的育种过程,却发现F2出现了不同情况,只出现3种表现型:只抗虫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虫,既抗虫又抗倒伏;他们推测这是R基因和A基因整合在杂交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造成的,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注:用(·)在染色体上表示相关基因位置,染色体上有抗倒伏基因用R+表示,没有用R-表示,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用A+表示,没有用A-表示。
某油料植物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植物(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__________。
(2)分析上图可知,该油料植物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阶段。该图也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该油料植物的花色有白(A)、黄(a)之分,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用B、b表示),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F1性状 |
白花 |
黄花 |
低芥酸 |
高芥酸 |
数量(个) |
501 |
491 |
783 |
246 |
①用两株油料植物亲本杂交,F1性状及比例如上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这两株亲本产生的杂合子占后代的__________。
②用表现型为黄花高芥酸的植株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③在该油料植物叶中,有的细胞具保护作用,有的细胞具输导作用,有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图3表示成熟的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图1、图2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过程发生的场所__________。
(2)图1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图1、图2分别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图3细胞中的染色体内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____。图2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基因突变 b.交叉互换
c.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4)染色体①上基因D与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图3的__________区段。
(5)若图2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基因组成为dA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下图一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据图回答:
(1)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
(3)将图一所示的信息转换成表格__________。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答题纸图二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__________。
(5)将A酶作如下表处理,回答相关问题。
A酶(2mL)处理 |
加入缓冲液 |
加入纤维素溶液 |
加入斐林试剂 |
水浴后颜色 |
|
A |
加入蒸馏水2mL |
1mL |
2mL |
1mL |
砖红色沉淀 |
B |
加入蛋白酶2mL |
1mL |
2mL |
1mL |
蓝色 |
C |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2mL |
1mL |
2mL |
1mL |
? |
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试管A、C对照,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试管A、B对照,说明A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回答下有关细胞的问题。
(1)图1为动物细胞__________结构示意图,图中除核糖体外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分别表示细胞器__________;分泌蛋白一定要经过附着于__________上的a才能合成;物质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下面列举了图1和图2中部分结构和其对应的主要成分,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结构a:核糖核酸、蛋白质
B.结构c:脂质、蛋白质、糖类
C.结构⑤: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D.结构②:脂质、蛋白质、糖类、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4)下列物质是由图2所示过程形成的有__________(多选)。
A.神经递质B.唾液淀粉酶
C.呼吸氧化酶 D.胰岛素
(5)为了研究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