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每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捡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她的领奖词是:残年微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的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材料二:2014年11月9日晚8时,由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总队副总队长曹志刚等10人入选,另外,因公牺牲的“烈火双雄”北京市石景山区消防支队参谋长刘洪坤、副中队长刘洪魁等被授予“特别致敬奖”。无数个催人泪下的镜头,记录了一个个光荣的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以上材料,请从在关爱中成长和播下责任的种子两方面发表感悟,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伸出关爱之手、做负责任的公民。
上述事实材料和漫画体现了思品课的哪些基本观点和知识?(写出5个方面的要点即可)
2015年4月15日,由中国提出并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确立了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未来10年,这个数字将翻一番。
你从上述材料中读出了什么?
分析说明(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信息一:2010—2014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数据
注: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要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1)根据信息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信息二:经济新常态被称为是更高层次改革开放,它一靠制度设计,二靠科技创新。如近年来,国家简政放权、设立上海自贸区都是制度设计的重大举措;另外,2013年,我国同样的资源投入,所产出的财富是1978年的3倍,就主要是科技创新的结果。
(2)请运用八年级下册《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谈谈经济新常态要破茧成蝶为什么要依靠科技创新?
信息三:针对新常态,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3)分析信息三体现了我国哪一重要指导方针?信息三是如何体现这一重要指导方针的?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一生获奖无数,但他为了中国核武器研究“隐身”长达三十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始终没有退缩放弃。他不辞辛劳、不计名利,为了国防科研事业奉献一生,最大动力便是他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2015年1月9日,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于敏院士的事迹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示?
关注新常态,创造新奇迹
材料一:2015年5月2日,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和他的“黄金搭档”芒格盛赞中国经济取得成就,并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巴菲特说,中国用四五十年的时间做了美国两百年的工作,是个“奇迹”。他认为中国“找到了释放自己潜力的道路。”
材料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这次会议上,“新常态”被定位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新阶段、新形势的大幕正式拉开。
材料三:漫画《帮扶》
(1)你认为“释放自己潜力的道路”是什么?我国坚持“释放自己潜力的道路”的总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什么原则?谈谈你的理解。
(3)材料三中的漫画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4)请你为我国在“新常态”下继续创造“奇迹”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