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释】苗发、司空曙均为李益的诗友。此诗巧于构思,全诗皆围绕□□二字展开。
对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借风以寄思情是一种比兴手法,“风”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 |
B.“开门复动竹”是诗人的幻觉,是“临牖思悠哉”的结果。 |
C.以露滴润泽绿苔的清幽环境,渲染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 |
D.诗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得十分细微:由惊而思,由思而疑。 |
尾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
(宋)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
(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
(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
答: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述怀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
答:。
(2)有曲评家认为末了“高,高处苦;低,低处苦“句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①(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①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
(1)《回乡偶书》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对比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一个“笑”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葛立方(南宋)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注:水芝,荷花的别名。
(1)上片写出了荷花哪些特点?
答:
(2)这首词在用语方面善用叠字,它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