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德基传
[明]宋濂
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扁钥甚严。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疾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鄄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成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 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之,以慰我思!”
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廉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德基至家,如廉戒,君子其能受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罪,还告父兄无恐若:你们 B.道中牛死脱:逃离
C.愿得只履之事:供奉 D.君子其能受善言云多:称赞

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
①德基自如             ②民有诉,召使前与语
③德基独戒民勿偿       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⑤潍民肤无笞瘢         ⑥德基至家,如濂戒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运送途中丢失,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提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
(2)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与 麾 下 数 十 人 遁 入 山 谷 保 险 自 固 郡 邑 患 苦之 江 阴 侯 吴 良 承 诏 求 寇 已 移 檄 旁 县 兵 且 集 召 德 基 计 事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断句。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别类》)

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断句。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别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七门庙记 (宋)刘攽
嘉佑二年,予为庐州从事,始以事至舒城,观所谓七门三堰者。 问其居人,其溉田几何?对曰:“凡二万余顷。”考于图书,实魏扬州刺使刘馥所造。自魏至今七百有余年矣。予于是叹美其功。
后二年,校书郎包君廓为县主簿,尝与予语及之。包君谓予曰:“馥信有功,然吾问于耆老,而得羹颉侯信①焉。初,汉以龙舒之地封信为列侯。信乃为民浚畎浍②以广溉浸。信为始基,至馥时废而复修耳。昔先王之典,有功及民则祀之。若信者,抑可谓有功者乎?然吾恨史策之有遗,而怜舒人之不忘其惠也。今我将为侯庙祀之,而以馥配,子幸为我记之焉!”予因曰:“诺!”
顷之,包君以书告曰:“庙谨毕事。”予曰:“昔高帝之起,宗族昆弟之有才能者,若贾以征伐显,交以出入传命谨信为功。此二人者,裂地为王,连城数十。代王喜以弃国见削,而子濞以力战王吴。独信区区仅得封侯,而能勤心于民,以兴万世之利。其惠爱岂与贾、濞相侔③哉!夫攻城野战,灭寇屠邑,是二三子之所谓能杀人者也。夫辟地垦土,使数十万之民世世无饥馁之患,所谓养人者。于以相譬,犹天地之绝悬也。然而贾、濞以功自名,信不见录,岂杀人易以快意,养人不见形象哉!周公之书曰:民功曰庸。藉使信生当周公之世,其受赏非贾、濞之所敢望也。虽然,彼贾、濞之死泯灭无闻久矣,而信,至今民犹思而记之,此所谓得乎丘民。而世之宠禄,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者乎。夫事有可继之道,不必肇于己,而后为功也。若刘刺史起于三国乱亡之余,蒸庶扫地,顾独以农为先,事功一立,迄今长存,虽曰修复,是可谓功矣。”予既嘉包君之能徇于民,使侯信之美不忘,及其建祀合于先王之法,于是书之,遂以为记。            (选自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艺文》)
【注释】①羹颉侯信:羹颉侯刘信,刘邦长兄之子。②畎浍(quǎn kuài):田间灌溉水渠。③相侔:相等同。侔(móu),相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馥信有功信:诚信。
B.然吾恨史策之有遗恨:遗憾。
C.而怜舒人之不忘其惠也怜:喜爱。
D.养人不见形象哉形象:犹“形迹”。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始以事至舒城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①信乃为民浚畎浍以广溉浸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C.①宗族昆弟之有才能者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①没则已焉者乎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能体现“而信,至今民犹思而记之”的一组是( )
①予于是叹美其功②若贾以征伐显,交以出入传命谨信为功
③然吾问于耆老,而得羹颉侯信焉④包君以书告曰:“庙谨毕事。”
⑤事功一立,迄今长存⑥于是书之,遂以为记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下列有关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叙述并赞美了西汉羹颉侯刘信辟地垦土、勤心为民,首建舒城七门水利工程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澄清了一个被长期误传的事实。对贪功夺美,夸大自己的贡献的魏刺史刘馥予以了揭露。
B.舒城县主簿包廓在弘扬前人的惠政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考证了七门堰的首建者,二是为刘信、刘馥建庙立祀,三是诚请作者写记永志。
C.从文中反映的信息来看,汉初四分天下是按功论封,这个功主要是征伐平定之功,而刘信在这方面功小,所以只封得列侯。但作者却从“七门三堰”对后世吏治 的启迪和警示上提出了以是否惠泽人民为尺度的功劳观,这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以叙述为铺垫,以议论为主体。其叙事以作者陆续了解七门堰历史的过程为线索,语言简洁,叙事清楚;其议论,则联系汉初宗室王族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借题发挥,以此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信为始基,至馥时废而复修耳。
⑵代王喜以弃国见削,而子濞以力战王吴。
⑶夫事有可继之道,不必肇于 己,而后为功也。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22分)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②於乎:呜呼。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诣:往,到
B.是自誉自伐功伐:征伐
C.王先生徒怀钱沽酒 徒:只,仅仅
D.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拜:任命,授予官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请与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与
B.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何辞为
C.①各任之以其能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

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
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
②吾有益于君
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

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任职期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用木板渡过一个人来)。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①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战事警报)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明史·陶鲁传》)
注:①参伍:错综比较,加以验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授新会丞荫:私下,暗地 B.缮甲兵缮:修补,整治
C.寻以破贼功寻:不久 D.倚之如长城倚:倚重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①乃筑堡砦②以孤城捍贼冲③建郭掘壕④为亭其中
⑤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⑥潜师出城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下列是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军事,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2)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