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比较表,完成下题。
|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斯里兰卡 |
印度尼西亚 |
| 人口数量(人) |
13亿 |
10亿 |
1840万 |
1.99亿 |
| 茶园面积(万公顷) |
113 |
51 |
19 |
16 |
| 茶叶产量(万吨) |
75 |
83 |
31 |
17 |
| 茶叶出口量(万吨) |
25 |
20 |
29 |
10 |
表中四国国内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 )
| A.中国 | B.印度 |
| C.斯里兰卡 | D.印度尼西亚 |
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采茶期长 | B.机械化程度高 |
| C.劳动力资源丰富 | D.耕地土壤肥沃 |
4000多年前,中国人便开始筑城,但直到2 500多年前(春秋时期),城的规模还不大。此后陆续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因为当时的城主要是为了保卫君主和百姓.所以都建造得很大,面积远比欧洲、日本的城堡大得多。据此回答小题。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政治 | B.科技 | C.商业 | D.交通 |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是建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殷商时代的( )
| A.陕西长安 | B.河南偃师 | C.河南开封 | D.陕西咸阳 |
下列四个城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 A.纽约 | B.巴西利亚 | C.巴黎 | D.伦敦 |
城市,从文字上讲,“城"是一种防御性的工事;“市”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场所。最早的“城市”就是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为适应人们对生产、生活、防御等方面的要求而集聚形成的。据此回答小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形成于( )
|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
| 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 D.第四次社会大分工 |
城市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①社会劳动大分工
②现代工业发展
③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④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改变城市内涵,使城市由商品交换场所变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的因素是( )
| A.农业革命 | B.资本主义产业革命 |
| C.第三次技术革命 | D.第二次技术革命 |
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显著特征有( )
①第一产业占很大的优势
②以农业活动为主
⑧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④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特点
⑤具有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
| A.受周围的辐射带动 | B.与周围区域没有任何交流 |
| C.辐射带动周围的区域 | D.只从外部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