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2)连接装置B、C可用来验证CO的还原性,装置B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装置C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CO2气体通入装置E中,则装置E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填写序号)。
A.减小 B.不变 C.增大D.无法判断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2)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3)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5℃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小的是。
(5)如图所示,35℃时,A、B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丙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A试管内固体明显减少,B试管内固体逐渐增多。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3分)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又称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无色立方晶体,有玻璃光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
(1)明矾溶于水时解离出两种金属阳离子分别为和(写离子符号)。
(2)取一定量的KAl(SO4)2·12H2O放入盛有一定量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的化学反应为:2KAl(SO4)2·12H2O+6NaHCO3=K2SO4+3Na2SO4+2Al(OH)3↓+6CO2↑+24H2O
该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答一条即可)。
按要求从氢氧化铁、盐酸、氯化钠、水、氧气、碳酸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写在下列空格中。
(1)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___ ;
(2)具有挥发性的酸________;
(3)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
(4)常作调味品的盐_________。
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之处 |
改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