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每年夏天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会发生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全国人民共同抗洪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 C.分子不断运动 | D.分子间有间隔 |
(2)洪水造成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硬度指标。用井水洗衣服,发现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衣服变硬。则该井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可以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某种氯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也可以通过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4分)下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l~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填元素符号)。
(2) He和B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有2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填“相似”或“不相似”)。
(3)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列空格上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1)3CO2;(2)氢氧化镁;
(3)3个碳酸根离子;(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该实验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
(2)上述实验现象是:①;②烧杯中的水倒吸进集气瓶。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填序号)
A.集气瓶内外存在温度差B.集气瓶内外存在液面差C.集气瓶内外存在压强差
(3)根据上述实验原理,用下图所示装置也能达到相同效果的是(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