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现象或新技术的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线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右图的曲线表示的是 ()


反   应
纵坐标


A
相同质量的氨,在同一容器中
2NH3 N2 + 3H2
氨气的转化率
500℃
400℃
B
等质量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
H2质量


C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
1︰3的N2、H2
N2 + 3H2  2NH3
氨气的浓度
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的催化剂
D
2 molSO2和1 molO2,在相同温度下2SO2 + O2 2SO3
SO3物质的量
2个大气压
10个大气压

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硫酸和稀硝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金属粉末有剩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不可能产生H2
B.剩余的金属粉末中一定有铜
C.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变血红色
D.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会减少

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
B.b点:c(NH4)+c(NH3·H2O) > c(Cl)
C.c点:反应消耗的HCl 和NH3·H2O 的关系为:n(HCl)= n(NH3·H2O)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mL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后得到溶液A,在溶液A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氯化氢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碳体积之比为1∶4
B.在逐滴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之前,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O32-+H-==HCO3-
C.溶 液 A 中 含 有 0 . 01 mol NaOH 和0.01 mol Na2CO3
D.当加入0.1 L稀盐酸时,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l-)=c(CO32-)>c(OH-)>c(H+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它们分子中质子总数均与氩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已知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第2周期IV 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和甲含有某相同元素,且该元素在二者中的百分含量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l价元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