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
⑥ |
⑦ |
|
|
⑧ |
|
(1)④、⑤、⑥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写离子符号)。
(2)③、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则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炼金废水中含有络离子[Au(CN)2]-,它能电离出有毒的CN-,当CN-与H+结合时生成剧毒的HCN。完成下列问题:
(1)HCN的水溶液酸性很弱,则HCN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NaCN的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室温下,如果将0.2mol NaCN和0.1mol HCl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①___和_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2mol。②___和_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
之和比H+多0.1mol。
(3)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a+、CN-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N-)>c(Na+)>c(H+)>c(OH-) | B.c(Na+)>c(CN-)>c(OH-)>c(H+) |
C.c(CN-)>c(H+)>c(Na+)>c(OH-) | D.c(CN-)>c(Na+)>c(OH-)>c(H+) |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和_。
③若该溶液中由体积相等的稀HCN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
c(HCN)c(NaOH)(填“>”、“<”、或“=”下同),
混合后溶液中c(Na+)与c(CN-)的关系c(Na+)c(CN-)。
(4分)在发射“神舟”七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两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
N2H4(l)+2H2O2(l)===N2(g)+4H2O(g) ΔH =-641.6 kJ/mol
H2O(l)===H2O(g) ΔH =+44 kJ/mol
若用3.2 g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则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压强为30MPa时,合成氨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氨含量/% |
89.9 |
71.0 |
47.0 |
26.4 |
13.8 |
(1)根据表中数据,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说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2和6 molH2通入到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 3H2 2NH3,2min达到平衡状态时,H2转化率是50%,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欲使K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提高H2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选填序号字母);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选填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NH3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工业上利用反应:CO(g)+H2O(g) CO2(g)+H2(g);△H="Q" kJ·mol-1,制备H2 .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于850℃时发生上述反应,并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mol·L―1)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t/min |
CO(g) |
H2O(g) |
CO2(g) |
H2(g)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4 |
4 |
c1 |
c2 |
c3 |
c4 |
已知:8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减少CO(g)的浓度等于生成CO2(g)的浓度
B.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中H2(g)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
D.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水的消耗速率
(2)Q______0(填“>”、“=”或“<”).
(3)若在850℃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O(g),K值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达平衡时CO2的反应速率______,CO(g)的转化率为_______.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已知:N2(g)+3H2(g)
2NH3(g);△H="-92.2" kJ·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
(1)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_______.
A.小于92.2 kJ B.等于92.2 kJ C.大于92.2 kJ
(2)欲使H2的转化率提高为原来的两倍,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将N2的初始量由2mol提高至__________mol.
(3)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若起始时加入2molNH3、1molH2 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_________.
A.等于0.25 B.大于0.25 C.小于0.25
(4)右图是T1℃时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T2℃(T2>T1)时n(NH3)的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