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C.南昌起义 | D.挺进大别山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B.周朝的分封制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省制度 |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英国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科举制度:
A.公开考试,公正,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原则 |
B.于1905年被废止,孙中山想以此来否定清末“新政” |
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加集权 |
D.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家学说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 |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