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问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后来,《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置兴之路》(上)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2分)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孙中山把图2中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2分)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2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2)班的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准备活动】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关于世界大战的资料?(至少说出2种途径)
【活动展示】
第一组:表解历史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7——1918.11
1939.9——1945.9
导火线


交战双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转折性战役
凡尔登战役

战争性质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填写完整。
第二组:文汇历史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历史》
(3)从第二组收集的两段材料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第三组:图说现实

图3北约空袭之后的利比亚图4 本.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仍然活动猖獗
(4)第三组收集的图片(图3和图4)分别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组:历史启示
(5)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点即可,2分)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感知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你知道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依次分别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感受历史】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请举第二、三次科技(工业)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感悟历史】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图1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烟囱林立图2 北京街头的汽车长龙
(3)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的因素?
(4)通过上面问题的讨论,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做贡献。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也是当代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近代以来的日本发展史值得我们品味和思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事件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转折,从此日本融入国际社会,并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同时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使日本也从此走了军国主义道路,发展成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1)材料一中的“这一事件”是指什么?(2分)这一事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使政府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
(2)材料二中的“战后”是指什么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日本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自上世纪末始,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本世纪以来,日本政要“拜鬼”(参拜靖国神社)不断,与周边国家在历史反省、领土主权、资源能源开发、向海外出兵等问题上矛盾摩擦不断。针对亚洲邻国,日美多次举行联合军演,2012年,就钓鱼岛问题,日本再次挑起中日争端。
(3)以史为鉴,针对材料三中的日本举动,你对日本这个国家有何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1分)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1分)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1分)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1) 、请根据卡片中的“相关提示”,填写“查找类别”中人物和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一: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2) 、英国科学家牛顿为“科学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中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是什么?
(3) 、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其发生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4) 、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2分)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5)、根据材料,欧洲逐步走向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6)、综合以上探究活动,你认为这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那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