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0年9月27日晚8时在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华灯万盏的东方圣城曲阜此刻星光璀璨、万众瞩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3分)
(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3分)记载其言论的书籍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家思想的人是谁?你认为他的什么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借鉴作用?
(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你认为孔子的哪些主张具有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煤产量示意图
材料二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材料三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2)材料三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是指这次革命中出现的什么新能源?
(3)两次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WORD EXPO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在198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东西”。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如下图:
材料四 1913年英美德法殖民地面积的比较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2 |
3 |
4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1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2)世博会是科技的展台,科技成果深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请列举美德两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内取得的重大发明成果及人物?(两国各一例)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哪些重大事件使“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举两例)
(4)材料三中图二与图一相比最大变化是什么?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5)材料四反映的史实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最终导致什么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分别标志着哪两个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这两个重大事件发生过程中颁布的文献有何共同点?
(2)材料二反映的俄国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说它的废除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历史上称为什么?请写出这次“社会变革”在任意两方面的措施。
(4)材料二、三所涉及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改革给这两个国家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5)借鉴主要资本主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形势的分析?
(2)材料中提到的曹操“以弱为强者”的具体事例是什么?
(3)材料中认为曹操具有什么优势?
(4)哪一个朝代最终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中国是什么朝代?
(2)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转运到当时欧洲的?
(3)对这条通道的开辟,起到最大作用的是谁?
(4)他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开辟这一通道的?
(5)这条通道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6)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的机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