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用18.4 mol·L-1的浓硫酸来配制480mL 0.2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①玻璃棒 ②烧杯 ③胶头滴管 ④药匙 ⑤托盘天平⑥量筒
(1)上述仪器在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除上述仪器外,尚缺最重要的仪器是 。
(2)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3)实验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量取 ②计算 ③稀释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____ →____→____→____→④(填序号)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②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⑤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6)取所配制的稀硫酸100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24L,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g,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将分别含有甲、乙两种常见金属元素的两种正盐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通入氯气,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体呈橙红色。若在该混合物的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氨水至过量,可得到白色沉淀C。向沉淀C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沉淀D。将D溶于盐酸,可得到A溶液;将D灼烧可得到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1)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A,B。
(2)元素乙的单质可与某黑色固体反应置换出熔融态的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未全部列出),X物质可以来自于海洋中,A、B为常见气体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I、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G为红褐色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化学式为。(2)C化学式为。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石油裂解可获得A。已知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8的气体,A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F,F常作为食品包装袋的材料。有机物A、B、C、D、E、F有如下图的关系。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况下,将A与某烃混合气体共11.2 L,该混合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2体积为17.92 L,生成H2O 18.0 g,则该烃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A与该烃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
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与A能形成两种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共价化合物X和Y;D还能与E形成两种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离子化合物M和N;F的最高正价为+6价。
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化学名称:C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共价化合物Y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M中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
(3)由以上七种元素中的其中几种原子构成的五核10e-微粒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N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F的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下列物质:①CO2②N2③H2O2④NH3⑤Ca(OH)2⑥Na2O2⑦NH4Cl,试用以上物质的序号填空:
(1)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
(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