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
B.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减小 |
C.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 |
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 |
将足量的铝粉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盐酸中,待反应结束后,两者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占有相同的体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
B.消耗NaOH溶液和盐酸的体积不相等 |
C.消耗铝的质量相等 |
D.反应后两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0.6NA个碳原子 |
B.常温常压下,22.4 L NO2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
C.84g NaHCO3固体和106g Na2CO3固体中CO32−的数目均为NA |
D.0.01 mol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03 NA |
为除去氯化铜溶液中混有的氯化亚铁得到纯净的氯化铜溶液,常先加入H2O2溶液将Fe2+全部氧化成Fe3+,然后再加入
A.NaOH溶液 | B.氨水 | C.CuO | D.KSCN溶液 |
已知反应:①Cl2 + 2KBr =" 2KCl" + Br2;②KClO3 + 6HCl = 3Cl2↑+ KCl + 3H2O;③2KBrO3 + Cl2 = Br2 +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 > KClO3 > Cl2 > Br2 |
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 发生还原反应 |
C.③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
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
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Fe(OH)3胶体 |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