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42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部分实验
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溶液中的SO42-
向b极移动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b>c>d B. b>c>d>a C. d>a>b>c D. a>b>d>c

某温度时,AgCl(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室温下,用0.1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 mL
C.V(NaOH)="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常温下,取0.3 mol/L HY溶液与0.3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不计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9 mol/L
B.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次序为:c(Y-)>c(Na+)>c(OH-)>c(H+)
C.c(OH-)-c(HY)=c(H+)=1×10-9 mol/L
D.c(Na+)=c(Y-)+c(HY)="0.3" mol/L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①pH=3的强酸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溶液pH降低2个单位
②1 L 0.50 mol·L-1 NH4Cl 溶液与2 L 0.25 mol·L-1 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前者大
③在某钠盐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l-、I-、AlO2-、CO32-、NO3-、SiO32-中若干种,当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④pH=4、浓度均为0.1 mol·L-1 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c(Na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