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图G52
(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但C也有其广泛的用途,写出其中的2个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时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判断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① HNO3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0.5mol HNO3的质量是,1.5mol HNO3含有_____mol氧原子。
② 标准状况下11.2L CO2的物质的量是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杂质FeO、Fe2O3、SiO2。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  
A、KMnO4    B、(NH4) 2S C、H2O2 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    、过滤等操作。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加入NH3.H2O,然后通入CO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     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5)探究氧化铜的性质: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加入适量的CuO粉末,再分别向A和B加入等体积3% 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

在某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在T1℃时按下图1所示发生反应:
mA(g)+nB(g) pD(g)+qE(s),DH<0(m、n、p、q为最简比例的整数)。

(1)据图1所示,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D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措施能增大B的转化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B
C.保持体积不变移出部分物质D(g)
D.将容器的容积增大为原来2倍

E. 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 A
(4) 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和B,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D的浓度为0.6 mol.L-1。(图2中纵坐标为D的浓度)
①请用实线在下图坐标系中该表示平衡的建立过程。
②若该反应在T2℃(T2> T1)温度下进行,请用虚线画出该平衡的建立过程。

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①,⑥
(2)写出结构简式:A,F
(3)下列有关F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 B.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使溴水和KMnO4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聚反应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⑦

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_mol/(L . 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
(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请指出要加快该反应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列举方法最少2种)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