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了验证Fe3+是否能氧化H2SO3生成了SO42–,他用50mL0.1mol/L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气体的尾气,再进行以下实验:
(1)检验吸收液中的SO42–                                              
则证明Fe3+能把H2SO3氧化为SO42–
(2)请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SO2+     ==2FeCl2+H2SO4+2HCl,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     (写化学式)。
(3)吸收液中除了含有H+、Cl、SO42–以外,对其它成份(Fe3+、Fe2+、H2SO3)的可能组合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存在Fe3+、Fe2+
假设2:溶液中存在                        
假设3:溶液中存在Fe2+ 而不存在H2SO3(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以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管、滴管、0.1moLL-1KMnO4、0.1moLL-1KSCN溶液、品红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用试管取样品溶液2~3mL,再用滴管取                   
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未出现血红色,则假设2或假设3成立。
 
步骤2: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CO是常见的化学物质,有关其性质和应用的研究如下。
(1)有同学认为CO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在下列流程图方框内填上所需药品的名称或化学式,从而补齐你的设计,方框不够可以补,也可以不填满。

(2)CO和铁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五羰基合铁[Fe(CO)5],该物质可用作无铅汽油的防爆剂,是一种浅黄色液体,熔点—20.5℃,沸点103℃,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密度1.46~1.52g/cm3,有毒,光照时生成Fe2(CO)9,60℃发生自燃。五羰基合铁的制备原理如下:
Fe(s)+5CO(g)Fe(CO)5(g)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可制备高纯铁
B.制备Fe(CO)5应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C.反应Fe(s)+5CO(g)Fe(CO)5(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D.Fe(CO)5应密封、阴凉、避光并加少量蒸馏水液封贮存

②五羰基合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Fe(CO)4和另两种常见无机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今将一定量的Fe(CO)5的苯溶液,用紫外线照射片刻。取照射后的溶液完全燃烧,得到30.58gCO2
5.4gH2O及1.6g红棕色粉末。红棕色粉末的化学式为,照射后的溶液中Fe(CO)5和Fe2 (CO)9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化学物质。
(1)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CH4(g) + 4NO(g) = 2N2(g) + CO2(g) + 2H2O(g); △H1
②CH4(g) + 4NO2(g) =" 4NO(g)" + CO2(g) + 2H2O(g);△H2
现有一份在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7的NO与NO2的混合气体,用16g甲烷气体催化还原该混合气体,恰好生成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共放出1042.8kJ热量。
①该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已知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H1=—1160kJ/mol,则△H2=
③在一定条件下NO气体可以分解为NO2气体和N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下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④B极为电池极,电极反应式为
⑤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00mL 1mol/L的硫酸铜溶液,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甲烷的体积为(标况下),实际上消耗的甲烷体积(折算到标况)比理论上大,可能原因为.

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过滤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蒸发结晶;②;③;④过滤、洗涤。
(4)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量3.5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
步骤2:取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稀硫酸和20 .00mL 1.000 mol·L-1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 mL。
①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

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Ba2+、A13+、NH4+、Fe2+、Fe3+、CO32-、SO32-、SO42-、C1-、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F为
(2)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3)写出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
(4)通常可以利用KClO在碱性条件下氧化G来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K2FeO4.请写出制备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5)假设测定A、F、I均为0.1mol,100mL X溶液中n(H+)=0.4mol,且不能确定的离子只有一种。当X溶液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则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

A、B、C、D、E、F、G、H八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由A、D、E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mol/L甲溶液的pH=13;B、F同主族,F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G为前四周期单电子数最多的元素,H最外层电子数与G相同。
(1)G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
(2)短周期元素I与F性质相似,晶体类型相同,基本单元如图所示,可表示为I12,则其基本结构中含有正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3)C与其同族相邻元素J所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键角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D两元素组成的常见无机粒子中,其空间构型可能是(填写序号)。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形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5)H原子晶体堆积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其密度为ρg/cm3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求最近两个H原子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pm(列出计算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