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为了测定某样品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铁元素,且不溶于水和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查阅资料】
1.草酸(H2C2O4)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CO2↑+CO↑+H2O
2.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及操作】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1)装药品前应先 ,实验中观察到E中现象是:固体颜色 ;
(2)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依次是 (填序号)。
① 浓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② 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③ 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浓硫酸
(3)G的作用是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当E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处应先停止加热_________(填序号A或E);
(5)上述实验装置的一处明显缺陷是: 。
【数据处理】
称取样品8.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量F装置增重4.4g。则样品中氧
化铁质量分数为。
【实验反思】
当观察到E中固体全部变黑后,若立即停止通CO,则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朝向 处,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将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K2CO3溶液显碱性;BaCl2、KCl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溶质是KCl;
猜想2:滤液溶质是 ;
猜想3:滤液溶质是KCl和K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 不成立 |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K2CO3溶液 |
|
猜想2成立。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问题讨论】小丽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AgNO3溶液,你认为小丽同学___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组内同学认为K2CO3是盐而其水溶液却显碱性,这可能与它的构成微粒有关,微粒符号是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用A来制取O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 2,所有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若要检验制得的气体是CO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检验的原理: 。
(3)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O 2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O 2,则O 2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图中的装置 。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g。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二中活性炭具有 性,因而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实验三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实验四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 。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
猜想二不成立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填名称)。 |
|
猜想三成立 |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