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
D.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
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硫酸和稀硝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金属粉末有剩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不可能产生H2 |
B.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变血红色 |
C.剩余的金属粉末中一定有铜 |
D.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会减少 |
KClO3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之比5:1 |
B.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C.盐酸既体现酸性,又体现还原性 |
D.转移5mol电子时,产生67.2L的Cl2 |
一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得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n(HCl)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等于11.2 L |
B.溶液中n(NaOH)=2n(Na2CO3) |
C.A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NaHCO3 |
D.A溶液中一定只有Na2CO3 |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B.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
C.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
下列实验可以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木炭与浓硫酸共热,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检验木炭的氧化产物是CO2 |
B |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
C |
将1moLCuSO4·5H2O溶解在1L 水中 |
制备1moL/L的CuSO4溶液 |
D |
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 |
制备Fe(OH)3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