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A.![]() ![]() |
B.![]() |
C.![]() |
D.![]() |
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①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的pH大于7 |
②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
CC14层呈橙红色 |
③ |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④ |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 △H=一92.6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N2 |
H2 |
NH3 |
||
① |
1 |
3 |
0 |
放出热量:23.15kJ |
② |
0.9 |
2.7 |
0.2 |
放出热量:Q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1/7
C.容器②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kJ
D.若容器①体积为0.5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23.15kJ
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电离度=(已电离的电解质的物质的量/原来总的物质的量)×100%。现取20 mL pH="3" 的 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1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性变化如图,则加入氨水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
A.0.5% | B.1.5% | C.0.1% | D.1% |
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值,测得该溶液的pH值结果将会:
A.偏高 | B.偏低 |
C.不变 |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
反应①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②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已知NaIO3的氧化性与MnO2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
B.I2在反应①②中都是氧化产物 |
C.NaI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
D.NaIO3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