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
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表示M商品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横轴为M商品需求量Q,纵轴为M商品价格P),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M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1的变动方向 |
|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2的变动方向 |
| C.增加M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1的变动方向 |
| D.人民币升值引起国外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2的变动方向 |
2013年,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的汇率为1:6,甲国生产M商品售往乙国用乙国货币表示为每件售价12个单位货币。2014年,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升值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两国贸易中,不利于甲国的,甲国生产的M商品售往乙国,每件用乙国货币表示为。()
| A.进口、14个货币单位 | B.出口、14个货币单位 |
| C.出口、10个货币单位 | D.进口、10个货币单位 |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表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依赖 |
| B.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
|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
| D.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学科 |
|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