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了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动滑轮重G0/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所挂钩码的重力G/N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8
1.0
1.3
1.5
1.8
2.0
2.3
2.5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
(1)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   (选填“省力”或“不省力”);
(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  
(3)第6组数据中,钩码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下列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20℃
22℃
24℃
26℃
28℃
30℃

20℃
22℃
25℃
30℃
36℃
42℃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路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m/s
SAB=
TAB=2
VAB=
SAC=0.9
TAC=3
VAC=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应怎样改正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与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实验的全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你能说出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
(2)在BC段,锡处于 态;在DE段,锡处于 态.
(3)锡的熔化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