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的滑轮组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
钩码重量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η |
![]()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
2 |
4 |
0.1 |
0.4 |
1.6 |
0. 3 |
0.48 |
83.3% |
|
3 |
4 |
0.1 |
|
1.1 |
0.5 |
0.55 |
|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_________(“有关”、“无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小王设计一个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燃具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由下而上/由上而下)。(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让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
及两个烧杯都应保持 。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燃 料 |
加热前水温℃ |
燃料燃尽时水温℃ |
燃料的热值j.Kg-1 |
酒 精 |
15 |
35 |
2.4×106 |
碎纸片 |
15 |
25 |
? |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Kg-1。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选填“大”或“小”),
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三个电路.
⑴经过讨论,认为不应该选择图甲电路,原因是 .
⑵为研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选择图所示的电路.
⑶利用图丙电路研究某问题,当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V1有示数,电压表V2无示数,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⑷小明想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将标有“12V 6W”灯泡L1和“6V 4W”灯泡L2按图丙电路连接,再接入电流表.经分析,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他们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A。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3)闭合开关前,图28-2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
(4) 小刚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8-3所示)为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28-2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丽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28-4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步骤一: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
步骤二: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
步骤三: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D。
分析步骤一、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步骤一、三,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 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酒精灯中火焰的大小、水和食用油(ρ水>ρ食用油)的和;
(3)实验中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5)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