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①④⑤ |
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光强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
龙眼 |
光能的利用率(%) |
0 |
2.30 |
2.20 |
2.00 |
1.80 |
1.60 |
1.50 |
1.40 |
1.30 |
1.20 |
净光合速率 |
—0.60 |
2.50 |
5.10 |
6.55 |
7.45 |
7.90 |
8.20 |
8.50 |
8.50 |
8.50 |
|
芒果 |
光能的利用率(%) |
0 |
1.20 |
1.05 |
0.90 |
0.85 |
0.80 |
0.75 |
0.70 |
0.65 |
0.60 |
净光合速率 |
—2.10 |
1.10 |
3.70 |
5.40 |
6.50 |
7.25 |
7.60 |
7.60 |
7.60 |
7.60 |
A.光强大于0.1,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
B.光强小于0.5,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光强大于0.7,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
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如图,从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 |
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mol) |
0.9 |
1.3 |
1.5 |
3.0 |
产生酒精的量(mol) |
0.9 |
0.7 |
0.6 |
0 |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6mol
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
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
C.能提供给绿色植物除暗反应外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右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