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Cl->As;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 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②④⑤ | B.①③⑤ | C.①②③④ | D.只有①③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Fe2+、Al3+和Na+。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c(Fe3+)=0.2 mol·L-1 |
B.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
C.SO42-、NH4+、Na+一定存在,CO32-,Al3+一定不存在 |
D.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2 mol·L-1 |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②“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③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干冰等产品
④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SO4+4Na2O2=2Na2FeO4 +2Na2SO4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反应中Na2FeO4均为氧化产物 |
B.Na2FeO4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
C.干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转移3mol电子 |
D.碱性条件下,NaClO氧化性大于Na2FeO4 |
实验室中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有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盐酸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成分 |
B.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固体M为Na2SO4 |
C.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固体M为Na2SiO3 |
D.只用氯水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成分 |
根据下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C的成分是气体E与二氧化碳的混和气体 |
B.浓热的D溶液能把碳单质氧化为二氧化碳 |
C.气体E遇空气会被氧化成红棕色的气体 |
D.溶液G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