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
| 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
C.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钾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 D.打开碳酸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 A.只有②③正确 |
| B.只有①③正确 |
| C.只有④正确 |
| 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 |
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 |
|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 C.实验室可用NaOH 处理Cl2和HCl 废气 |
|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
|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
| C.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
|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液氯泄漏事故时,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漏地点,并逆风往安全区域疏散 |
|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 C.反应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
| 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
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和Fe2+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汽加热到80℃左右。在漫漫加入粗氧化铜(含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所得CuCl2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加入HNO3将Fe2+氧化成Fe3+,再加水稀释至pH4-5 |
| B.向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uO粉末调节至pH4-5 |
| C.向溶液中通入Cl2,在通入NH3调节至pH4- |
| D.向溶液中通入H2O2, 再加入CuO粉末调节至pH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