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沈阳地铁上的 “中国好少年”:2014年9月15日,沈阳地铁上有个女孩吐得一塌糊涂,所有人都在躲避,沈阳同泽高中三年六班的孙冠儒穿着校服,背着双肩包,蹲在地上用白纸清理一摊呕吐物。呕吐物旁边的座位空了两个。第三个位子上坐了个年轻男子,跷着二郎腿埋头看手机。
阿里天天正能量将给这位“地铁好少年”颁发两万元的“正能量”奖励。对从天而降的2万元奖励,孙冠儒无论如何不肯收钱,他的态度简单而明确,如果一定要奖励,他希望将这笔钱转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他说“这件事情我根本没觉得怎么样,回家都没和我家人提过。”小孙告诉记者,他从来都没想过,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引发如此之大的社会轰动,他做这件事并不期望金钱回报,何况在他眼里,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他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举手之劳做好事的人。
(1)我们应汲取孙冠儒身上有哪些正能量?
(2)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宣传孙冠儒的感人事迹?
(3)孙冠儒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举手之劳做好事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不辜他的希望。
看情景·谈感受
情景一:放学路上,甲和乙同学互相打闹,甲同学不小心撞倒了路人,该同学不仅不道歉而且还骂路人,该同学的行为遭到了同学们的唾弃。
情景二:某校组织参加一个大型图片展,同学丙手机响了,该同学不顾会场秩序,大声接电话,其他同学纷纷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
(1)根据以上情景,你有何感受?
(2)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左边的同学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2)你想对这位同学说些什么?
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是亲近社会的表现。某校政治老师要求初三(2)每个学生每周收集一则时事或有人生启迪的资料,下面是其中三位同学收集的内容:
资料一:“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被人们称赞的“最美妈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教师”,“感动中国”“ 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都体现了“正能量”。 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何种职业,我们都有释放“正能量”的权利,也都有释放“正能量”的责任。
资料二:“我的苦恼” 同桌一直是我学习上的搭档和闺蜜,自从一次小测验我的成绩比她高后,她就渐渐疏远了我,我很不理解。
资料三:网络红人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诽谤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2年,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他是自去年"两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来,首个获罪的网络造谣者。
阅读材料回答:
(1)“正能量”人物或行为启示我们青少年如何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2)良好的学习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结合所学谈谈对资料二的理解。
(3)网络红人"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迪?
(情境)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有代表就当下我国公民读书学习现状提出担忧,“读书少”、“去经典化”、“重娱乐”、出现提笔忘字现象等,呼吁国家尽快制定相关制度扭转不良现象的发展,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
(1)说说代表提出担忧的理由。
(2)倡导“经典化”阅读的依据有哪些?
(3)阅读点亮梦想,书香成就人生。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学习观?
结合材料,评析鲁宁的言行。
鲁宁的一天 |
请你评析 |
早晨,鲁宁让妈妈多给点儿零花钱,妈妈说不要乱花钱,要多和同学比学习,少比吃比穿……还没等妈妈说完,鲁宁就扬长而去…… |
(1) |
课间,鲁宁看见同桌的日记本,出于好奇,偷看起来。恰巧同桌赶回来,便和鲁宁大吵起来…… |
(2) |
自习课上,鲁宁漫无目的地打开数学书,忽然想起该考历史了,他又赶紧翻出历史书,这时英语课代表通知交英语作业,他只好无奈地打开英语作业本…… |
(3) |
放学后,鲁宁着急回家看NBA,匆忙中与对面的同学相撞,虽然对方道歉了,鲁宁仍气愤的说:喂,长眼了吗?真倒霉……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