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闲置土地、大量人口、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及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制造业陷进材料一所示的哭泣曲线的怪圈。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而发达国家在制造业的优势使它们轻而易举地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也有专家把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描绘为微笑曲线。
材料一:

注:在哭泣曲线中,制造能力处于最强的地位,研发创新和市场能力处于较弱的地位。
材料二:

注:微笑曲线中间代表制造能力,左边是研发和创新能力,右边是市场和品牌能力。微笑曲线启示企业追求位于左右两边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品牌能力,弱化制造为主导的能力。
(1)材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面临什么困境?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制造业应该如何走出哭泣曲线的怪圈
(2)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我国制造业如何改变现状促进发展。
材料三:近年,暨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后,中国光伏产品又遭遇到被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中国的制造业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商务部对美方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在一项声明中说,中方就美相关措施提出世贸组织争端机制框架内的磋商要求。声明指出,美方对中国输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是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错误做法,侵犯我国作为成员国的权利,损害我国国家利益。中方希望各方能够体会到中方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3)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中方希望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认识。

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花巨资从韩国引进的,但不是单纯模仿和复制韩国的节目模式,而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使之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爸爸去哪儿》既借鉴了韩国的商业模式,又内化了中国的文化符号,是典型的“中西合璧”。
(1)有人认为:“《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应归功于韩国节目的成功模式”。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如何促进湖南卫视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一:诗词,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尚,诗词教育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需要。前段时间某省进行教材革新,为了给孩子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让古诗词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退役”。这种“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材料二:保留古典诗词,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目前,诵读经典进课堂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传统经典进课堂的试点工作收到实效。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13~2014年我国经济结构(部分指标)状况表。

注:国际公认标准认为,产能利用率小于75%即为严重过剩。目前,我国39个行业中有21个产能利用率低于75%。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或低价手段招商引资,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有的还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环保监管上网开一面,弱化了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这不仅导致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也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2008—2014年我国企业创新情况

时间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
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
大学学历以上员工占企业员工的比重
2008年
70%
4.7%
14.9%
2014年
76%
6.7%
25%

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223.2%和368.7%。
表二:2014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情况


内容
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新登记注册资本
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
数量
1292.5万户
20.66万亿元
291万人
同比增长
14.23%
87.76%

注: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宣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材料二: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特点
具体表现
创业主体
从小众到大众
众多草根投身创业,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就业方式、生活方式
创业服务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创业平台
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
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创业领域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两则材料,简述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创新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国家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