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如何对服装品牌进行创新?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和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现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适应中国乃至世界服装文化欣赏的需求。这就需要百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令人头疼的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根据下列材料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1日,《某市人民政府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试行办法》开始实施。今后,某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征求市民的意见。据此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市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意义何在?
材料二:按照市教育局“低碳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某中学倡议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仰望星空,守望家园”活动,共同迎接“地球一小时”。自觉关掉电灯、断开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微波炉、MP3播放器、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以此表达保护我们共同生态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据供电部门分析,每位市民只需在“地球一小时”期间自觉关掉电灯,即相当于向灾区捐赠1桶容量为18.9升的饮用水。
(2)请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为经济工作定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面对我国经济放缓的“新常态”,S市市长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首次“隐身”GDP增速,取代它的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等表达,更加明确和强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要求.比如,提出“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 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等.这里的“一隐一现”传递出强烈的转型信号以及科学的政绩导向。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S市是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职能”有关知识,谈谈你对S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传递的科学政绩导向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8 %
材料二:某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材料三: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给”,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难在监管跟不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难在公平与效率的度不好把握,不能因为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的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目前这一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童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要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六大领域的消费。(注:模仿性排浪式消费,指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内有一种消费为主导的这种方式就称为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如之前的汽车爆发式消费和家电下乡等都属于这类消费。)
材料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作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牢牢把握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从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到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从重要政策出台到重大工程在建,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到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研考察、一场场富有成果的协商对话、一份份深思熟虑的提案建议、社情民意调查报告,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显著作用.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的主要原因以及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新常态下消费模式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党和政府决策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2)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理由。
(3)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为了更好地宣传宪法精神,请你写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