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l2分)“春天踏青、秋天郊游”这是中国百姓的出游观念。一年一度的国庆旅游黄金周即将来临,去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比上年度增长10.9%,实现旅游收入2453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5.7%.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人们的“假日渴求’夕升高,旅游成为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假日经济”发展,2015年5月,国家旅游局通过了关于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规范了旅游市场彩序,维护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当前假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氏族制度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 ” ,这意味着,“新常态”下,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010~2014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经济规模

注:①互联网市场经济规模是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应用服务运营商的收入。②2013年美国、法国、德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4.3%、4.2%和3.7%。
材料二:2014年11月l9 日至21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提出今后我国互联网发展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建设宽带发展的新平台,全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在工业、农业、金融、商贸、物流、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服务,以及社会管理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汇聚并大力培养创新优秀人才,支持企业在技术、应用、产品、管理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打击网络犯罪、网络恐怖活动;在互联网技术、业务、标准、治理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材料三: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增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不断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不断促进互联网发展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请利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后,“丝路”沿途欧亚国家将描绘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新蓝图,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中国将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人文资源开发、贸易便利化、经济技术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的依据。(12分)
(2)“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政治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请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契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力日甚一日,文化同质化、旅游业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文化在应对快速的社会变迁中出现衰落、濒危甚至消失的状况,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大量的在村落中孕育、发展起来的非遗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境遇堪怜。
2014年6月14日是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城镇化与非遗保护的关系,似乎存在着矛与盾的关系,城镇化意味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城镇化带来的最大的变动还是人的变化:即接受城市文化价值和伦理等,最终都关联到人的生活方式的剧变和文化习俗的嬗变,保护好非遗意味着文化自觉,精神上获得归宿感,即精神富足。保护好非遗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就业、改善经济、满足许多民生需求。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理由。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评析“城镇化与非遗保护的关系,似乎存在着矛与盾的关系”。
(3)结合材料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给本地文化遗产保护提两条建议。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是2014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统筹兼顾。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试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哲理,分析该材料。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过去,我们在发展问题上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有时甚至违背规律,搞“一刀切’’和“想当然”。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以及违背规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为什么?
(2)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