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20年我国家用轿车均价与人均年收入水平变化情况

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材料二: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美银美林分析师称,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相当于车辆零售价有8.5%-10%的折扣,预计下半年中国新能源企业销售将环比上半年增加138%,同时可以让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为可持续发展增添能量。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家用轿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价格变动的影响和多彩的消费”角度,说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11”大地震给日本一次重创,日本政府的应对能力和作为可圈可点。首先是快速反应;其次是信息披露及时、透明;再有及时到位的公共服务。福岛发生核泄露后,日本东电职工180人自愿留下,50人为一组,轮流进入核电站,甘冒生命危险,为反应堆降温。
材料二: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弊端。日本核泄漏事故为人类利用核能敲响了警钟。对待此次事故的正确态度是以之为鉴,定期做好核电站的维护和检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潜在的危害。
(1)用经济学常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日本模式的哪些特点及对我国市场经济有何启示?
(2)请从矛盾观的角度,指出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幸福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是最令人憧憬的词语。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
农民工:“出来赚钱,要靠自己的本事,更希望老板不断地给涨一涨工资”。
家庭主妇:“希望每天都能买到放心菜,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大学生:“毕业后就能找到体面的工作,既要受重用,待遇还要高”。
(1)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实现农民工、家庭主妇 “心中的幸福”提出合理化建议?
(2)大学生这种“幸福感”给你哪些哲学启示?

201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材料二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材料三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需要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加强园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
(1)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利改革基本原则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建设的意义,并分析我国在水利改革中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
(3)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提高依法治水的水平。

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4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会议,全面部署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严重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迅速作出工作部署,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组织和协调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几天来,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地震救援专业队伍等紧急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大力协同,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展开了一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的艰巨斗争。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也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目前,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推进。总的看,救援行动是及时,救援工作是得力的,为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救灾抗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论断蕴涵的哲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表1:三十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

注:人均寿命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人均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表2: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变奏

材料一新医疗改革重点之一是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需要行政体制改革配合,政府要转交职能,管办分离,变“操办”为“绩效管理”,建立服务型政府。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1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变化,概括其中包含的主信息。
(2)结合表1,联系实际,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新医疗改革?
(3)结合表2,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
(4)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在新医改过程中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