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哭李商隐(其二)
唐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 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 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 又送文星入夜台。
这首诗的首联体现出李商隐怎样的人生境遇?
古诗鉴赏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別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上片:
下片:
(2)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 (人名)的组诗《 》。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首联中“照”字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试作简要赏析。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