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表:国务院行政审批项目调整、取消进展情况
进展 |
2002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7年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取消或下放(项) |
789 |
488 |
470 |
128 |
184 |
314 |
255 |
注:至2013年10月,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仍有1700余项,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未来5年内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近600项。
图:我国的市场化程度(%)
注:50一65%为转轨后期市场经济,65一80%为欠发达市场经济或相对成熟市场经济,80%以上为发达市场经济或成熟市场经济。
材料二:Z省政府抓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一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做好两个“加减法”:一是政府削减权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环节、层级,以增强市场活力,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二是政府自身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过去政府管得多、不该管的地方要做“减法”,现在该管没有管到、没有管好的地方要做“加法”,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司的经营”的相关知识,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企业的关系的理论依据。
(3)运用“政府的职能”的有关知识为Z省政府做好两个“加减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材料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1)以上二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5日晚,美国政府宣布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数小时后,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共同行动彰显:在人类步入低碳时代的大门即将敞开之际,两个大国也在暗中争夺未来低碳经济的主导权。而我国若实现上述减排目标,GDP损失将超5000亿元。早期为达到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头三年关停了3000多万千瓦小火电,造成数十万人的失业。
材料二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骑自行车出行绿色环保,但近年来市区的干道上,自行车道往往被机动车挤占,自行车停放点也是越来越少;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拜客”是英语单词“bike”(自行车)的音译词。“拜客·广州”是一群为改善广州自行车出行环境“鼓与呼”的志愿者的集体称谓。
(1)据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应该怎么办。(12分)
(2)据《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3)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看,“拜客”们的“鼓与呼” 对我们中学生有哪些启示?
材料一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杀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也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材料二国际捕鲸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就是否禁止捕杀海豚等小型鲸类进行讨论,但僵局一直未能打破。太地町官员强调,海豚等小型鲸类并不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禁捕的范围内。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10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是否捕杀海豚的僵局一直未能打破”的原因。并为打破这一僵局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37分)社会奔腾向前,当下,公平正义和非公平正义的矛盾,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激起一朵朵浪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总理的话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社会公平正义”立即成为时政热点。
材料二: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轿车在河北大学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继续去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肇事者没有关心死伤者,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去告,我爸是李刚!”此事迅速传开,“我爸是李刚”即刻成流行语。此事告诉我们,社会的非公平正义不是个别现象,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⑴结合材料一回答,为了公平正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11分)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0分)
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6分)
(15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股票市场存在投机,股票行情有波动,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实体经济必须反对投机,必须健康发展,国家才能稳步走向富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股票行情变化状况
材料二:广东省A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在引进项目的时候,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
⑴结合材料一,请你对近年股票价格变化的现象和原因作出简略判断。(6分)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A市政府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9分)